当前位置: > 师大故事 > 正文

师大故事

西部红烛 | 当好实习生的“领头羊”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3-08 浏览:

2022年下半年,我校2103名公费师范生在78名教师的带领下,奔赴全国28个省份的130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教育实习。78名带队教师秉持木铎之心,素履以往,在各个教育实习点悉心指导、默默奉献,如红烛之光,照亮学子的心房。

一带四,在景谷重续陕滇情

时间定格在2022年8月27日晚9点,大巴车刚刚在蜿蜒山路上经历过一场暴雨袭击,天已黑尽。辗转飞机、高铁、大巴,历时近18小时,跨越陕、川、渝、黔、滇五省,我校2022年教育实习带队教师、生命科学学院何鹏副教授带领4名实习生,从2000公里外的西安到达云南省西南部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来到他们的实习学校——陕师大人曾经奋斗过的景谷一中分校,“景谷是我们师大的定点帮扶县,这片土地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一切安排妥当,大家很快上紧了工作的发条。何鹏和实习生的一天,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当地的日常早餐就是米粉,实习期间三个月每天早上只能吃米粉,没有其它选择。”一边是味蕾的疲劳,另一边是紧张的工作。每天早上6:30起床,晚上23:30下自习,每周只休息半天,就算在餐厅短暂相见,大家也总是争分夺秒探讨教学问题。在何鹏看来,这是一群很了不起的年轻娃。

为了帮大家解决问题,何鹏常常利用每周日休息的半天出去超市买点牛奶面包,改善大家的生活;组织实习生在没有晚自习的时候去操场散步,聊聊困惑,谈谈想法。以真心换真心,实习生杨庆玲说,“何老师工作上自律严谨,生活中和蔼谦恭,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只身在外参加实习,能遇到亦师亦友的何老师,很幸运!”

何鹏和实习生在景谷一中分校

实习期间唯一一次难得的假期是国庆节,何鹏本打算让实习生休息几天放松一下,没想到大家齐刷刷请假去参加求职面试,且捷报频传,至国庆假期结束,所有求职的同学均已与心仪的学校签约。尤其是与景谷相距不远的临沧市一中,得知陕师大实习生在景谷实习的消息后,立刻安排专车花3个多小时来接实习生去面谈。从暑假开始召开线上组会、计划实习安排,到见证他们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和每天充实努力,再到组织实习生进行中期反馈、成绩评定、总结反思,何鹏说自己像“大家长”一样,陪伴和帮助孩子们顺利走过这段路程,心里“美滋滋”的。

西南温润,西北辽阔。课余时间,在何鹏和实习生的讲述中,两地的风土和文化,实现了亲密的链接。他们从陕师大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教师队伍,讲到自己在陕师大的成长和收获。一个立体的陕西师范大学,和陕师大人的“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逐渐在景谷一中分校学生的眼中建构起来。“听了我们的讲述,很多学生都强烈表达了想要报考师大的愿望,大家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大了。”何鹏欣慰地说。

十一月中旬,实习临近结束,景谷一中分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暨美食节。开幕式上,学生们身穿民族服饰,跳起民族舞,表演情景剧;运动会上,何鹏和实习生们化身工作人员,沉浸在学生们全力以赴、激动开怀的角逐中;美食节上,大家品尝了学生们下厨制作的当地特色的菠萝饭、包烧鱼、柠檬干巴……

“孩子们阳光灿烂的笑容和自信昂扬的青春光芒,让人移不开眼;景谷日益蓬勃的教育事业,更让人乐在心里。来到景谷的每一位师大人,都能深深体会到为人师的光荣和薪火相传的使命感。虽然我们的景谷之行结束了,但陕师大和景谷的故事还会继续。”沐浴着景谷灿烂的晚霞,何鹏感慨。

“总舵手”“引路人”和“点灯人”

2022年7月,我校体育学院王棣副教授第三次接到教育实习带队的任务。“我从事过15年的学生辅导员工作,对学生工作总有难以割舍的情怀。看着学生成长,能感受到独属于教师的幸福。”

教育实习怎么带,王棣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带队经验。这次,他负责带领48名不同学科的公费师范生赴成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暑假离校前,王棣召集所有实习生召开了线上见面会,安排部署暑假两个月的实习准备工作。“我了解学生在进入实习学校前的不足是什么,最需要掌握的点在哪里。”在王棣看来,实习和打比赛的道理是一样的,事前的“热身运动”必不可少,“暑假的两个月时间不能白白浪费。”

“我们小组的暑假以‘云实习’的方式开场,王棣老师邀请已工作的优秀学长学姐,为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线上辅导报告。”学习解读新课标、练习备课说课讲课、了解班主任工作……2022年夏天,2019级音乐学专业的公费师范生周瑞霖和实习小组的其他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紧张充实的暑假。

王棣指导实习生撰写实习总结

9月初,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突袭蓉城,全城静默17天。实习还能否如期正常开展?实习小组成员的心悬了起来。王棣一面鼓励实习生坚持每天观摩研讨名师示范课、研读课标、开展无生试讲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一面和实习学校积极联系沟通,并将最新疫情信息及时反馈给实习生。

9月底,随着成都逐步解封,王棣带领的实习组终于顺利开启线下实习。“孩子们每天6:30起床,11:00才可以休息。听课、备课、试讲、讲课……忙碌的身影在备课室、教室、办公室、食堂穿梭,他们珍惜每一秒时间,目的是要弥补已失去的三周线下实习。”王棣对这届实习生的努力和优秀感到自豪。

10月上旬,正当实习热火朝天地进行时,受疫情影响,2所实习学校均出现了需要单独隔离的实习生。集中隔离意味着实习可能被中断,实习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为将影响降到最低,王棣和实习学校沟通后,学校同意腾出独立的宿舍供实习生隔离。期间,2名须集中隔离的实习生被疾控中心用专车接走,王棣第一时间与学校教务处取得联系,在全力做好隔离学生生活保障的同时,又主动联系实习学校为隔离学生安排了听课。“我得确保每一名学生实习不掉队、学习不掉线。”王棣谈到。

10月中旬,实习生迎来了就业的小高峰。作为带队教师,王棣再次化身“牵线人”,每天奔走在实习学校和就业单位之间。紧紧依靠学校的在川校友资源,王棣帮助一个个实习生实现了顺利“上岸”。“在校友卢实权的引荐下,我带领5位同学去龙泉实验小学参加应聘,最终5位同学全部签约龙泉实小。进入11月份,喜讯不断传来,成都四中、川师大附中、龙泉中学、成都铁中、谕亭小学的实习生们也都陆续签约。”

“王棣老师不仅在实习中给予我指导与帮助,还亲自带着我去招聘单位参加面试。除了我,他还推荐很多同学找到了如意的工作,他是我们实习生活中的‘总舵手’,也是我们求职应聘中的‘引路人’,更是我们矢志从事教育行业的‘点灯人’。”目前已签约成都龙泉实验小学的2019级公费师范生任玉东谈到。

在“瓷都”,传承红色基因,体悟工匠精神

中秋月圆夜,昌江水汩汩流淌,瓷都景德镇被万家灯火点亮。我校2022年教育实习带队教师王奇超记忆犹新,这一天也恰好是教师节,是这群孩子第一次过属于自己的教师节。在城市一角的景德镇一中,王奇超弹起吉他,和21名实习生一齐欢唱,共度中秋,“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回家,都选择与实习小组这个刚组建的大家庭共度佳节。”桌上摆放着来自千里之外的陕师大自制月饼,大家迫不及待品尝起来,笑意化开满嘴沁香。

“我们充分发挥当地地缘优势,将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三尺讲台拓展到广阔天地,让师范生走近革命老区,倾听革命故事,感受革命传统。”驱车一小时,实习学校东北方向近60公里,王奇超带领实习生们来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瑶里古镇。清山秀水掩映着皖赣边区革命军民游击战的历史画卷,电影《闪闪的红星》中那座古朴的木板桥依旧,实习生们在向导的讲解中驻足凝望。“这是一片被革命精神滋养的土地,通过回望党的光辉历史,我更加坚定了教育报国、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的理想和信念。”实习生程丹平说。

王奇超和实习生召开每周组会

“注意坯车旋转的节奏,用心感受陶泥的变化。”在陶瓷生产加工基地,实习生们正在体验陶瓷制作的关键一步——拉坯。国庆长假,王奇超和实习生们举办了“陶瓷文化学习周”活动。大家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陶瓷文化遗址、博物馆,参观并体验了陶瓷的制作。“从练泥、拉坯、印坯、晒坯,到刻花、施釉,再到烧窑、彩绘……繁复的工序背后是艺人们的工匠精神和艺术修养。”王奇超和实习生们打成一片,用双手触摸陶瓷,用心灵感受文化,体会跨越千年的古老手艺传承到年轻学子手中的惊喜和感动。活动结束后,实习生邱宏伟感触很深,“小小陶土的华丽蜕变让我内心燃起强烈的文化自信。今后我会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像打磨瓷器的工匠一样,用细心、耐心和爱心‘磨’好每一堂课。”

体验过瓷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实习生们在琐碎奔忙的日常工作中干劲十足,备课、磨课、上课,教研、实践、反思……投入日复一日的热情和努力。寒风摧树木,凛冬悄然而至,一同而来的还有当地最大规模的疫情。挑战面前,王奇超担起“领头羊”的担子,多方辗转联系,密切关注实习生动态。经陕西师大、实习学校和当地相关部门筹措,尤其是在景德镇一中施刚义校长的关切下,棉被棉衣等生活物资被送到每一位实习生手中。“穿上棉衣,不仅身上暖和了,心里也温暖了,一中就像我们的家。”同学们感动地说。“在这场‘战役’中,孩子们经历过恐慌和焦虑,但更多时候在互相鼓励和帮助下依然坚持着学习和工作,我们一同在逆境中锤炼了直面挫折的意志力。”这群孩子让王奇超倍感骄傲。

今年是我校与景德镇一中开展教育实习合作的第一年。王奇超和这批实习生,是架起双方交流桥梁的第一批砖瓦。他们来到这里,留下一份隽永的热爱,同时也镌刻下人生中瑰丽的一笔。“我会永远想念这座美丽可爱的小城,这个清香四溢的学校,还有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王奇超在日记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