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师大 > 正文

媒体师大

《中国社会科学报》:深入推动丝绸之路研究——访《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沙武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06-30 浏览:

s_4012776_B.jpg

报道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206/t20220628_5414374.shtml

全文如下:

深入推动丝绸之路研究

——访《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沙武田

编者的话: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期刊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刊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精神,进一步推动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建设,我们就学术集刊的定位、特质、现状、前景,以及如何办好新时代的学术集刊等话题采访了《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沙武田和《形象史学》主编刘中玉。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沙武田 受访者/供图

学术为时代立言

《中国社会科学报》:感谢沙老师接受我们的访谈。贵刊创办的初衷是什么?与一般的综合性刊物、专业性期刊相比,贵刊作为集刊的办刊定位和显著优势是什么?

沙武田:创办《丝绸之路研究集刊》是出于以下几点想法和初衷。

第一,创办这个刊物的宗旨是希望为推动丝绸之路历史、考古、民族、宗教、语言文字、艺术等相关研究走向深入而搭建学术平台。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而引发学术热潮,时代引领学术,学术为时代立言。在当时,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刊物屈指可数,这显然与当时国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大趋势不相符合,也不能满足学术发展的需要,学术界迫切需要以“丝绸之路”为主题、集综合性和专业性为一体的刊物。

第二,希望创办一份能够与西安的历史地位和学术研究相匹配的学术刊物。西安是丝绸之路的陆上起点,又是汉唐盛世时期的国际大都会,是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繁荣的核心所在。今天的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高校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列,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历史上几个盛世即周、秦、汉、唐历史的研究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因此,西安应成为丝绸之路研究的一个中心。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西安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并没有围绕“丝绸之路”这一主题的学术刊物。

第三,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搭建平台。陕西师范大学以文史见长,围绕丝绸之路相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传统,如周伟洲先生主编的《丝绸之路大辞典》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反响很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展开研究是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和坚持学术为现实服务的重要举措。因此,创办本刊是和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相适应的。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聚焦丝绸之路历史、地理、民族、宗教、语言、文字、考古、艺术的“新资料”和“旧材料”,提出“新问题”,复原丝路上跌宕起伏、有血有肉的历史,展现丝路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就具体研究方向而言,本刊尤其关注考古、艺术、图像资料所带来的“视觉形象”,倡导“以图证史”的研究方法,以期在漫长丝路上保存或发现的各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可感可观的“艺术”与“图像”实物中,探寻丝路真实、复杂、生动、有趣、“见物见人”的“形象历史”。

我个人认为,《丝绸之路研究集刊》聚集于丝绸之路考古、文物、艺术、图像的研究,所以本刊在形式上采取四色彩印并精装,这完全是考虑到考古、文物、艺术、图像研究过程中对图版的特殊要求。因此我们在接收稿件时会对作者强调配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图并茂。我坚信“图像也是文献”的基本原则,强调“以图证史”方法论的重要性,让文字和图像一起印证历史。同时,本刊作为集刊,综合性强,不设固定和专门的栏目,以作者自由投稿为准,所以作者群也不受限制。

坚持学术导向 依托文博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贵刊遵循怎样的办刊思路和策划理念?编辑部的办刊思路和策划理念是通过什么形式得以实现的?

沙武田:《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的办刊思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持学术引领,以丝路为导向,选题自由灵活,强调综合运用历史、考古、文学、民族、宗教、语言、艺术的理念与方法探讨丝路历史。

第二,考虑到集刊办刊难,受到C刊方阵的影响,本刊核心关注丝路研究中通过“旧材料”而提出“新问题”的传统研究。同时,也关注丝路研究的新材料、新动向,聚焦丝路考古和文物新发现,适时推出符合本刊的译文。

第三,在作者群方面,本刊在依靠学术大家、名家的同时,特别关注中青年学者和硕博士研究生的投稿,为丝路研究青年人才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以培养更加广泛的作者群。

在策划理念上,我们坚信建设高品质刊物是一个系统工程,编辑部要主动出击,广泛联络学术界。一方面,我们经常性、针对性地以策划专题学术会议、工作坊、研习营、学术沙龙、专题考察、学术讲座等形式向学术界组稿、约稿,以摆脱集刊发展的困境。

另一方面,考虑到本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思路,与丝路沿线各地方文物考古界、博物馆界建立广泛而良好的互动与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通过各种形式,与丝路沿线各地丝路考古和文物一线工作者保持积极的互动交流,掌握丝路文物考古最新动态,把一线文物工作和研究者纳入我们的作者群、读者群中来。

所以,我们一开始即是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同合办,并建立了合作的长效机制。我认为,依托地方文博机构,是办好丝路刊物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理念和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报》:集刊对于编辑队伍的素质有什么独特要求吗?这种要求与一般综合性期刊、专业性期刊的编辑队伍相比有何异同?

沙武田:就集刊而言,大学是集刊的主要阵地。一方面,集刊编辑队伍一般是由既从事教学又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担任,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还有博士生、硕士生。集刊编辑部往往就是某大学的某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其实就是一个学术团队在做,因此学术专业性强是集刊编辑队伍的核心素质要求。另一方面,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阵地,办集刊对培养青年教师和博士后、硕博士研究生是有积极作用的。

客观而言,一般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的编辑队伍无论是从编辑角度还是专业性来讲,都是高水平的,集刊编辑部在这一方面仍需努力,因为集刊编辑多是兼职。不过集刊属于“以书代刊”,除了编辑部编辑之外,还有出版社编辑的审核把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差距,同时集刊编辑队伍(主编也是编辑)在学术专业方面具有优势。

集刊建设未来可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据您了解,其他国家的集刊建设现状如何?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相比而言,如何评价我国集刊建设的现状和水平?其中的主要成绩和不足是什么?

沙武田:集刊本质上属于没有正式刊号的通过“以书代刊”形式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与普通意义上的书籍出版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创办者就是以学术刊物的形式来要求各自集刊的发展路线。没有正式刊号,也就没有硬性出版要求,加上集刊一般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编辑部和编辑人员,经费支持也是时断时续。所以,之前学术界有个说法,认为集刊的创办往往是“三期刊物”,意思就是办三期就撑不下去了,只能停刊。这一现象在国外同样普遍存在,例如,在日本历史学界,很多以前在行业内影响很大的集刊类学术刊物,后来不再出版发行,一般都是因主编退休或研究所、研究中心解散而终止,其他国家也都有类似的现象。不过国外的出版和印刷要求以及审核手续与流程相对简单,因此创办集刊也比较容易,基本是因研究者个人、团队、研究所、研究中心的研究发展需要而开始,当然也会因研究者个人原因、团队变化而停刊。这种集刊发展规律在国内外还是有些共性的,总体上都是与行业学术发展的需求相关联。总的趋势而言,一个国家学术集刊的发展趋势如何,与这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有关,同时也与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相关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有关联。

相比之下,我国近年来学术集刊,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集刊发展颇为迅速,整体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集刊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高校评价体系以及对集刊管理的限制,大多数集刊虎头蛇尾,无法定期出刊,无法形成社会和学术界认可的学术阵地,最终难以生存,只能半途而废。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理想中的优秀集刊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对于推动高品质学术集刊建设,您有怎样的期待和设想?

沙武田:在我看来,优秀的学术集刊,除了坚持学术水准,规范办刊制度,强化审核程序,发挥编委会作用,高标准、高要求,定期连续出刊等基本的学术刊物要求之外,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第一,办刊特色明显,旗帜和方向鲜明,在相关专业或学术领域要有一定的知名度,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

第二,要具备所在地方的学术特色,要与所在学术研究机构平台的学术传统、学术优势和特色相结合,能够为学科建设贡献力量,这样的刊物生命力会更加持久。

第三,要在发现和推出学术新人方面发挥集刊应有的作用,并能够成为青年学术研究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建立广泛意义上的作者群体,这个很重要。

第四,提升刊物的国际化,在这方面集刊要做的工作包括作者群、稿件、选题的国际化,以及对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外文文章翻译发表等举措。

为推动高品质学术集刊建设,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我个人有以下的期待和设想。

首先,集刊的创办在精不在多,对于特别优秀的集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向期刊转变。

其次,期望学术界对集刊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待遇,要认识到集刊对繁荣学术、专业引领上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学科评价体系和成果管理认定上,对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优秀集刊给予相应的重视和地位。

最后,我期望有更多带有“国际性”的专业集刊在中国大地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