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赵心愚
简介:历史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西南民族大学丶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省社科院康藏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社科院、云南省社科院南诏大理研究所、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兼职教授、研究员。现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学术成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藏地方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曾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社科项目,长期从事西南民族史、纳西族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及民族地区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清代西藏方志研究》等。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及四川省西部的川西高原,西连卫藏,东与川西平原相接,南北又与青海玉树、云南迪庆毗邻,是中国内地与西藏地区往来的重要通道。清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川滇藏划界,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川西高原雅砻江以西展开设置土司行动,设置大小土司,至雍正十年(1732),基本完成在川西高原大批设置土司的计划与行动,这一地区土司分布格局至此基本确定。这既是川滇藏划界后加强川西高原治理的重要行动,也是确保川藏大道交通畅通的重要措施,因而设置中出现了"照流官例"的土司,沿线"四大土司"地位也由此初步形成。
主持人:王欣 教授
时间:2018年6月19日上午9:00
地点:雁塔校区文科科研楼312报告厅
主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