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术报告 > 文科 > 正文

文科

和谈教授对陶渊明诗《乞食》场景的还原解读

发布时间:2018-10-18 浏览:

 

拟请报告人(主讲人)情况

和谈

性别

年龄

40

政治面貌

党员

职称

教授

职务

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

工作单位

新疆大学(乌鲁木齐)

学术及

其他背景情况

和谈,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博士后,原新疆大学学报副主编,现为新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大核心和南大CSSCI来源刊评审专家。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1项、自治区课题1项,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1项、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1项。在《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有关情况

2018.10.21

19:10-21:00

地点

博物馆附楼s301

人员范围

师生

主持人

王伟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对《乞食》题目前人的研究综述及辨析:以"乞食"为题写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极为罕见,陶渊明是第一个作《乞食》诗,也是唯一把"乞食"写得生动逼真的诗人。前人解读此诗时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结合《宋书》记载和诗歌内容,可证诗题之"乞食"并非写实。再对诗歌进行场景还原,可以推断此诗作于席间,乃席间酬赠诗。第二部分,分析陶渊明以《乞食》为题的原因。陶渊明以"乞食"为题作诗的原因有四:第一,陶渊明质性自然,率真旷达,并没有真正以"乞食"为意。第二,受东晋士人有意傲岸独立风气的影响。第三,陶渊明雅谑自嘲,以"乞食"作为"诉穷说苦"的诙谐表达方式。第四,借用佛教"托钵乞食"的词语。主要运用文本细读和场景还原的方法研究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