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2日-2018年10月13日
会议地点:长安校区 长安校区文汇楼C区二层报告厅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西部现代美术研究中心
会议日程:
10月12日上午
开 幕 式
时间:上 午09:00—10:00
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C区二层报告厅(211号)
主持人:窦向东(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时间 |
议程内容 |
题目 |
09:00—09:10 |
陕西师范大学校领导致辞 |
开幕式致辞 |
09:10—09:20 |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冯民生教授致辞 |
据地域优势 把丝绸之路美术研究推向深入 |
09:20—09:30 |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 主任胡戟教授致辞 |
感恩丝绸之路 |
09:30—10:00 |
会议代表合影茶歇 |
主 旨 演 讲
第一场 主持人:窦向东副教授 特邀嘉宾发言时间:10:00—11:45
时间 |
嘉宾 |
单位及职称/职务 |
演讲题目 |
10:00—10:15 |
吕恩国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
新疆彩陶的历程 |
10:15—10:30 |
罗宏才 |
上海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从阿房宫石佛看北周长安佛教 艺术品格、样式的识别途径 |
10:30—10:45 |
葛承雍 |
文物出版社 总编辑 |
丝绸之路与中古“三夷教” |
10:45—11:00 |
李松 |
北京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水神之家——山西洪洞水神庙的 壁画、建筑与水利设施 |
11:00—11:15 |
汪小洋 |
东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墓室壁画与丝绸之路文明研究 的创新 |
11:15—11:30 |
宁强 |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佛教图像学——中国石窟考古新 发现及其意义 |
11:30—11:45 |
沙武田 |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敦煌石窟于阗系图像所表达的区 域历史与信仰需求 |
11:45—14:00 |
用餐 午休 |
10月12日下午
第二场主持人:杜少虎教授评议人:宁强教授、沙武田教授
时间 |
嘉宾 |
单位及职称/职务 |
演讲题目 |
14:00—14:10 |
白文 |
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 |
“一大事因缘”与“二佛并坐”——陕西安塞大佛寺第4窟图像结构与主题 |
14:10—14:20 |
杨效俊 |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
中国佛舍利崇拜石窟寺模式的形成——以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为中心 |
14:20—14:30 |
潘飚、 王娇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 |
唐宋时期佛教美术之发展——-磨羯形象为例 |
14:30—14:40 |
谭婧霞、 张乃翥 |
洛阳外国语学院 龙门石窟研究院 |
“龙门二十品”与北魏佛教文化 |
14:40—14:50 |
文化 |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
敦煌佛教写经与士人书法的审美意识 |
14:50—15:00 |
方倩 |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 |
刍议中国佛教美术”鹿”图像的来源 |
15:00—15:10 |
李发良 |
法门寺博物馆/研究员 |
大唐圣殿 唐密之魂——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造像与密教中国画历程 |
15:10—15:20 |
石建刚 |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后 |
陕北宋金石窟五台山“万菩萨”造像考释 |
15:20—15:30 |
陈振旺 |
深圳大学 |
唐代莫高窟藻井宝相花的形成及演变探析 |
15:30—15:40 |
王娇 |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
甘肃石窟与造像碑中北朝、隋代维摩诘图像研究 |
15:40—16:00 |
点评 |
16:00—16:10 |
茶歇 |
第三场主持人:刘科副教授评议人:葛承雍教授、汪小洋教授
时间 |
嘉宾 |
单位及职称/职务 |
演讲题目 |
16:10—16:20 |
李晓鲁、 白洋 |
中原工学院/教授 |
回族传统服饰纹样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16:20—16:30 |
陈彦平 |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 |
固原北魏漆馆装饰中的宗教元素分析 |
16:30—16:40 |
卯芳 |
宁夏大学/副教授 |
西夏文化探赜 |
16:40—16:50 |
王汉 |
重庆大学/讲师 |
南朝宫山墓七贤砖画与丝路美术 |
16:50—17:00 |
姜宇钦 |
西藏大学/博士 |
几件8至12世纪金铜佛板图像及铭文内容的释读与探索 |
17:00—17:10 |
周鸣勇 |
西安石油大学 |
赛祅仪式在关中地区民间灶火中的遗存 |
17:10—17:20 |
李东风 |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 |
“唐草纹”与香文化的关系探究 |
17:20—17:30 |
龚静 |
安康学院/讲师 |
中国敦煌舞姿渊源觅踪 |
17:30—17:40 |
徐涛 |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
二十世纪以来“四家样”研究的进展与反思 |
17:40—18:00 |
点评 |
10月13日上午
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教育博物馆一层报告厅
第四场主持人:陈刚教授评议人:吕恩国教授、李松教授
时间 |
嘉宾 |
单位及职称/职务 |
演讲题目 |
08:00—08:10 |
张玉平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讲师 |
吐鲁番阿斯塔纳墓 |
08:10—08:20 |
孙博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
北朝粟特人石葬具的风格与匠作系谱 |
08:20—08:30 |
刘文斌、 刘洋 |
浙江理工大学/教授 |
20世纪中叶中亚民族绘画学派概述 |
08:30—08:40 |
胡春涛 |
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 |
海上贸易、移民与艺术传播:泰国寺庙壁画中的华人生活图景与中国元素 |
08:40—08:50 |
虎恩博 |
上海社科院/研究生 |
伊拉克雅兹迪教孔雀形象的关联研究 |
08:50—09:00 |
江牧 |
苏州大学/教授 |
道教景观生态设计的当代启示 |
09:00—09:10 |
耿纪朋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 |
丘处机西行图像与其在元代全真教图像系统中的地位 |
09:10—09:20 |
蔡元平 |
西安水陆画博物馆/馆长 |
试论水陆画中汉传密教形象 |
09:20—09:30 |
于硕 |
首都师范大学 |
日本道观藏部分高丽佛画初探 |
09:30—09:40 |
王晓玲 |
昌吉学院/副教授 |
龙图像的前世今生 |
09:40—10:00 |
评议 |
10:00—10:10 |
茶歇 |
第五场 主持人:麻丽娟副教授评议人:葛承雍教授、罗宏才教授
时间 |
嘉宾 |
单位及职称/职务 |
演讲题目 |
10:10—10:20 |
刘方 |
湖州师范学院/二级教授 |
丝路佛影的传播、影响与建构:惠远美学对于传统中国视觉美学的新探索 |
10:20—10:30 |
张宇辉 |
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 |
丝绸之路佛教壁画技法风格流变研究 |
10:30—10:40 |
王进玉 |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
中国佛教艺术与阿富汗青金石颜料沿丝绸之路的传入 |
10:40—10:50 |
程玉萍 |
陕西师范大学/讲师 |
丝绸之路上尖顶高帽胡佣族属考 |
10:50—11:00 |
张俊英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丝绸之路文化变迁与当代价值研究 |
11:00—11:10 |
唐曦兰 |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 |
丝绸之路下的先秦青铜艺术探源 |
11:10—11:20 |
刘洋 |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 |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艺术交流述略 |
11:20—11:30 |
刘骎 |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
多福寺佛传连环画传研究 |
11:30—11:50 |
点评 |
11:50—12:00 |
会议闭幕 |
12:00 |
离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