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师大 > 正文

媒体师大

新华社:中国故事|匠心再现古籍芳华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2-05-14 浏览:


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阅览室,香樟木的味道让人宁心静气。打开书柜,一册册线装书籍排列整齐,翻开书本,一张张泛黄的纸张承载着文化。古籍借阅记录本留下了师生们深浅不一、字迹各异的借阅痕迹。

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留存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如今,在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等工作推动下,古老的典籍在当代再现芳华。

匠心妙手 “复活”传世经典

XxjwszC007004_20220514_CBMFN0A005.jpg

古籍修复师吴菲菲正在修复古籍。受访者供图

在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里,古籍修复师吴菲菲伏在桌案前,一手轻压书叶,另一手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把一张刷好糨糊的小纸条放在书叶的破损位置……十余年里,她让一本本破损、虫蛀、卷曲的古籍“重获新生”。

在中国,古籍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由于时间久远,古籍或多或少会出现酸化、絮化、老化、霉变、鼠啮、虫蛀等病害,危及书籍存续。

“修复古籍是个细致活,讲究修旧如旧,一般要经过核查、分解书籍、纸张检测、去污脱酸、修补书叶、装订装盒等十余道工序,”吴菲菲说,修补的关键,是“对症下药”。遇到水渍、脏污,选择合适的方法去污除酸;遇到书口开裂,用皮质条粘牢裂口;遇到虫蛀、破损,要用材质相近、颜色略浅、厚度稍薄的修复纸补齐……

根据病害情况不同,修复一本古籍需要一周到数月不等。完成陕西省图书馆镇馆之宝之一的清雍正铜活字《古今图书集成》的抢救性修复则用了四年多时间。

“十三五”以来,中国建立了12家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和1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像吴菲菲这样的修复师从不足百人增至上千人。

古籍修复师武栋在陕西师范大学纸质文献修复与保护研究室里修复古籍。新华社记者 蔡馨逸 摄

在陕西师范大学纸质文献修复与保护研究室里,泛黄的《法华经》摊开在桌面上,满头白发的李玉虎教授,对年轻学生提出了严格的工作要求。在他的带领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攻克了“水溶性字迹洇化”“纸张酸化成渣”等修复难题。

“39年前,我刚从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被分配从事修复工作时,还为专业不对口而失望。如今,越来越多跨专业人才主动加到纸质档案和文物修复科学研究中,用科技守护文明。”他说。

继绝存真 摸清古籍“家底”

红色硬皮封面、烫金色的标题、收录了1949年前陕西抄写、刻印、活字印刷、影印的全部古籍书目……看着面前的《陕西现藏古籍总目》,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副主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党斌,不禁回想起十多年来为了摸清陕西古籍“家底”走过的山山水水。

《陕西现藏古籍总目》收录了1949年前陕西抄写、刻印、活字印刷、影印的全部古籍书目。受访者供图

据初步统计,陕西省有约90家古籍存藏单位,存藏的古籍大约有6.8万种、200余万册,涵盖了经、史、子、集、丛各大部种类,珍善之本不胜枚举。这些古籍主要存藏于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博单位、档案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还有相当数量的古籍流散于民间。

2007年,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正式启动古籍整理重大项目“陕西古籍总目”,对全省现存古籍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著录。

从那时起,党斌和同事们跑遍了陕西省的每一个县走访古籍存藏单位,对全省古籍藏量、存藏特征、保护现状进行了摸底普查。

“辛苦是真的,但每当大家发现珍贵的古籍资料,内心的激动都让我们顾不上休息,只想着尽快把这些古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整理好。”党斌说。

中国在2007年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建立起古籍分级保护体系。在“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普查完成270余万部另1.8万函,共2861家单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我们对古籍进行整理、点校、精选、精注和精译,一方面为学者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同时也希望让原本是竖排繁体、没有标点断句的古籍文献能够在社会大众层面普及推广。”党斌说。

创新展示 古籍“典”亮当代生活

作为敦煌学的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沙武田时常沉浸在卷帙浩繁的古籍中,每每翻阅,一种感动在他心里油然而生:“从数千年前起,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就通过这些古籍传承下来。到了我们这一代,更应当保护、研究好古籍,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受访者供图

2016年9月,“中华古籍资源库”开通运行,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供读者在线阅览;今年年初,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典籍里的中国年”展览,图文结合讲述典籍中有关年俗的历史故事、礼制民俗;今年世界读书日,古籍修复体验、精品古籍解读等活动在全国多地开展……近年来,古籍正在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走出图书馆,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与此同时,一批散落海外的中国古籍通过数字技术“回归故土”,并为全球读者共享。

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四川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合作开展的“汉典重光”项目,旨在寻觅流散海外的中国古籍并将其数字化、公共化。去年首批20万页古籍已完成数字化,并沉淀为覆盖3万多字的古籍字典,公众可通过“汉典重光”平台翻阅、检索古籍。

日前,在西安召开的陕西省古籍整理专家座谈会上,来自高校、研究所、博物馆和出版社的专家学者为推动古籍整理工作建言献策,提出要从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高和结构优化。

“古籍工作不仅是整理国故,而且是古为今用,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要让更多中国古籍走进大众视野,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陕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天游说。

报道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0803439?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