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再度被社会所关注。在这场全民抗疫的攻坚战中,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实际行动取得了良好的防疫效果。我校大学体育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及近万名学生通过线上教学、远程交互,开启了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多举措推进体育育人的新探索。
以网络为依托,多平台融合,激发学生强身健体的热情。本学期大学体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利用BB平台、超星(一平三端)、微信公众号、腾讯课堂、钉钉会议、QQ群、微信群等多平台融合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大学体育教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在线教学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在居家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体育教学工作,实现“不停学、不停教、不停练、不停训、不停赛”的方针政策,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激发学生疫情期间强身健体的热情。

以“金课”为目标,以学生学为中心,促进学生体育素质提升。大学体育教研室以金课建设目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准绳,以校级金课改革课程:啦啦操、体能训练为引领,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全面加强运动项目教学质量提升,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热烈氛围。在教学改革中构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实现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教学范式的转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变革。本学期大学体育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辟“智能 教育”新途径。课堂上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运动知识。学生在家中通过教师在学习平台推出的课程微视频、课程直播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线上指导。开学初期,学生多种不适应,动作技术的学习受到阻碍,一学期坚持下来,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已经养成自觉自律进行体育项目学习与锻炼的习惯。

以体育与艺术项目为突破,提升学生体育艺术素养。大学体育改革以艺术类项目为引领,结合项目特色,在课程中加强学生美育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感知美、欣赏美的熏陶;表现美、展示美的教育、同时升华学生对运动美的具象理解,要求学生进行品格美、行为美的坚守。大学体育啦啦操选项、健身东方舞选项课教师注重体育技术教育的同时,在课程中,增加形体美、运动美、姿态美的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的艺术熏陶,并拓展美育资源,建立资料库供学生学习。体育艺术项目课程多年来深受学生喜爱,本学期大学体育啦啦操选项课在Blackboard平台学生访问量排名前十,点击量突破36万次。


以竞赛为手段,立德树人,健体育魂。大学体育改革不忘全程育人,在体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健全人格的合格大学生。在教学中。大学体育教研室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精神,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本学期举为了促进我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浓郁的体育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育艺术素质的提升,在教务处及学校艺术教育中心的支持下,大学体育教研室举办了线上啦啦操之星挑战赛、健身东方舞之星比赛、体能竞赛。线上运动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在打造校园体育明星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运动的真谛,体会了体育中的挑战自我、勇于拼搏、顽强奋斗、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