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师大故事 > 正文

师大故事

红烛丹心,于三尺讲台放飞理想

——我校公费师范生2022年教育实习点滴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2-21 浏览:

指尖的粉笔写下知识,脚下的讲台承载希望。初秋,我校2019级14个学院、18个专业、58个班级的2103名公费师范生,在78位实习教师的带领下,奔赴全国28省13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教育实习。冬已至,携梦归,初登讲台的他们,欢乐与泪水交织,成长与感动相融,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笃实的一言一行,诠释着拳拳报国心与闪闪“红烛”梦……

“缺氧不缺精神”

素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西藏自治区,有着独特的高原风光与人文特色。今年,我校2019级有34名公费师范生在西藏实习,多数实习生为西藏生源。8月中旬,西藏出现疫情,实习学校暂缓开学,实习工作不得不由原计划的线下转为线上进行。

我校公费师范生扎西朗加的家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嘉黎县。和其它西藏实习生一样,他的实习也是在线上进行的。每天清晨,当很多人还在睡梦中时,扎西朗加已经起来帮家人把牦牛赶出牛圈,到草场上放牛了。在特殊情况下,他还要在8:00前赶到村文化室核酸检测站做志愿者,负责核酸检测信息录入或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8:30,扎西朗加和家里人一起吃过早餐,便端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一天的实习生活。他说,“实习是从听课开始的,然后是备课,还包括整理前一天同学们上课的情况和统计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指导老师和各位同学。此外还要督促同学们完成综合操练、眼保健操等课后锻炼。下午的物理实验课,只能通过老师在线上展示完成,不过恢复线下教学后,同学们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了。”

扎西朗加爬上山寻找信号

在偏僻的农村,家里经常出现信号中断和网络不稳定的情况。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扎西朗加就需要去山上找信号或者去村上的文化室借用网络。“天气晴朗时,阳光明媚,坐在山上学习真的很舒服;但是在下雪下雨天时,也需要顽强的意志力。”谈到独特的实习经历,扎西朗加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我们并没有因为线上实习或遇到困难而稍有懈怠。”三个月的实习很快就要接近尾声,扎西朗加细细整理着实习手册和听课记录。他表示,作为一名“准”教师,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还需要多看书、多学习,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进行教学研究,为将来回到家乡从教蓄力赋能。

“心之所想就是心之所向”

八月,从古都西安到天府成都,热浪翻滚中多了些潮湿温润。音乐学院2019级公费师范生潘咏琪在带队老师王棣的带领下,抵达了梦想已久的成都龙泉中学。

凭借之前在学院积累的工作经验,潘咏琪成为了龙泉中学实习组管理团队中的一员。第一次策划分享会、第一次编写实习简报、熟悉各学科学习新课标、不断观看好课优课……一到岗,她就“扑”到一大堆工作中,“成长离不开压力,压力就像助推器,不断地催促着我进步。”

因疫情反复,潘咏琪的第一堂实践课一直到十月才实现。与学生真正面对面,她坦言,“梦里梦到过无数次的场景终于实现了。”潘咏琪手中紧紧攥着课本和电子笔,眼神有一丝慌乱与紧张,“课堂不受我控制怎么办?学生不认可我的教学方式怎么办?”当指导老师介绍说:“这是你们小潘老师人生的第一堂课哦”,座位上忽地响起一片掌声,学生炙热的眼光凝聚在潘咏琪身上。“孩子们眼中散发出的清澈光芒瞬间感染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潘咏琪和学生们在一起

听课期间,每次都要搬凳子进教室。在那样的时刻,总有学生主动帮潘咏琪将凳子挪到教室最后面,下课后又将它送回办公室,孩子们小小的举动,让她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有一次舞蹈课结束之后,一名学生问潘咏琪,“潘老师,你会一直教我们吗?”她反问,“你希望我一直教你吗?”学生满脸兴奋地回答,“当然想啊,我希望潘老师一直带我们到毕业!”想到自己在排动作、调队型、化妆过程中总想激发出孩子们最大的潜力,展现出他们最好的一面,往往对他们非常严格,而孩子们非但没有与自己产生疏离,反而能如此信任和肯定自己,潘咏琪被孩子们深深感动。

时光飞逝,三个月在龙泉中学起舞的日子,有泪水,有欢乐,有收获,也有不足。实习岁月虽平淡,却也让潘咏琪受益匪浅,“从这些孩子身上,我找到了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和热情。心之所想就是心之所向,心中若有诗和远方,脚步才能行稳致远,只有自己‘想做’,才‘会做’,才能‘做好’。”

让爱成为一架“纸飞机”

进入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涂鸦墙、小沙丘和蔬果菜园,为小朋友们亲近自然、获得游戏体验提供了充足的机会。我校教育学部2019级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王少燕的实习工作在这里开展。实习期间,王少燕可谓“哪里需要哪里搬”,她体会到了各年龄阶段幼儿不同的身心特点,也在班级管理、环境创设和家园合作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王少燕在托班实习的时间最长。看着小朋友们在走廊的玩具王国玩得不亦乐乎,在户外“蒙古包”你追我赶,在离园时稚气地和老师、其他小朋友说再见……她在点点滴滴中见证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也在实习中彻底爱上了幼教这份事业。

实习生与幼儿互动

“每个孩子都很特别,他们的世界都很精彩。”在实习工作中,王少燕遇到一个可爱又稍显特别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但很少和小伙伴有实质性的交流。每当这个孩子入园时,王少燕都会亲昵地叫他的小名,送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在午睡时,唱着摇篮曲哄他睡觉;在组织游戏时,鼓励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用相机记录下他的每个开心时刻。王少燕满怀爱意地说:“这个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我知道他只是在等待一架属于自己的纸飞机,来载着他飞向爱他的家人、老师和伙伴们。我的职责就是成为这架纸飞机。”

在三个月的实习中,王少燕获得一场幸福的遇见,也坚定了教育的初心,切身体会到幼儿教师是一份具有情感和生命的职业。“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回顾实习经历,王少燕心心念念的是可爱的孩子们,也感谢幼儿园亲切的老师们,“我将保持这份热爱,走好每一段成长的阶梯,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完善自我,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做一名育根、护枝、赏叶、藏花的园丁”

深圳市龙岗区花城小学,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及周四的大扫除,是该校雷打不动的惯例。来自我校美术学专业的公费师范生何农就在这所小学实习。每个星期,何农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至少上够四节美术课,同时他还兼任手工书社团的助教老师和一年级(3)班的副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谈到近三个月的实习生活,何农感触颇深,“从课堂教学到学生社团指导再到班级管理,我都全面参与了,虽然辛苦,但感到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都在快速提升。”

“花城小学的孩子们的知识面都很宽,创新意识也很强,要当好他们的老师,其实并不容易!”何农坦言,自己讲的第一堂课是五年级的《多彩的民族纹样》,指导教师马琳老师很快就替他找出了问题:课堂重点难点没有突出、绘画方法杂乱、课堂互动性不足……“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马琳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经过听课、评课、再听课、再评课等循环往复的磨课,何农沉下心来,将问题逐个击破,再次从容地走上了讲台。他在实习日志中写到,一堂经过多次打磨的好课,不仅学生受益,老师也有成就感,其教学效果是往良性方向发展的。

何农初登讲台

作为副班主任,除了每天迎送学生进出校门,引导学生到操场做课间操,不厌其烦地强调纪律和安全,何农每周还要协助班主任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在一堂题为《生命的起源》的主题班会中,何农从一只鸡蛋引入,讲述从蛋到鸡的生命发育过程,并引申到一个人从诞生到成长的经历,告诉学生“生命诚可贵”的道理。他说,“每一堂主题班会都是教研室的老师们集思广益并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们执着而专注的育人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做一个育根、护枝、赏叶、藏花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