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院长甘晖研究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讲座题目:近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影响
主讲人介绍: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全国先进工作者。现任国际地理联合会环境演变化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源学会、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晚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史前文明演化与气候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研究,在Science、NCC、PNAS、ESR、SR、QSR、《中国科学》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80多篇,总引用10000多次,被SCI刊物引用8100多次,H指数47,获12项省部级科技奖(含一等奖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
讲座提要:近2000年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时段,也是中华文明大发展的关键时段,我国进入了秦汉以来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期,地球温度和降水曾发生过显著的年代际-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气候事件,经历了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以及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时段。本讲座主要讨论近千年来的我国东亚夏季风变化强度变化,温度波动及其争论,也讨论内陆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在重点气候时段的干湿空间差异,理解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可能影响。报告首先讲解人类起源、演化、扩散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然后讲解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历史,2000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后给出气候变化导致山地湖泊富营养化的案例。
主持人:董治宝 教授
讲座时间:2018年12月27日上午10:00
讲座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一层西报告厅
主办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